奥数网 奥数吉林站 > 重点中学 > 中学新闻 > 正文

吉林一中校训及解读

来源:奥数网整理 2011-09-22 16:32:41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激励师生精神气质和规范学生言行的准则。在吉林一中百年的办学历史中,我们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校训,至今还体现着较强的时代精神,读来总有一种使人如沐春风的人文精神,体现着润物无声的人文关怀。

  一、“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学校光荣传统的再现

  早在建校之初的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兼任吉林中学堂和满蒙两科监督的顾德宝就制订了《中学堂创办章程》,规定了学校管理规范,确定了“敦品励行,热心向学”的校训。秉承这一校训,吉林中学堂从创办之初就固守“端正趋向,造就通才”,“智育体育而外尤宜注重德育”的信条,注重在师生中敦进品德、激励作为,树立风气,培植传统。学堂开学仅四个月,“教职各员各能尽其职司,相助为理,而学生等亦复循循规矩,争自磨砺,略无嚣张之习”。这种严谨治学风尚,使得学校从诞生之日就处于很高的起点,为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校百年来,历届学子们以救国图强为己任,胸怀兴国之志而发奋学习。辛亥革命时期,面对当局丧权辱国的行径,百余名热血青年拍案而起,积极参加护路斗争;“五四”运动时期,正在天津领导学生运动的马骏等人串联吉林各学校组织了学生联合会,酝酿并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时期,学生们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走向街头,与反动当局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日伪统治时期,学生们传看进步书籍,传唱进步歌曲,以各种方法与奴化教育相抗争;国民党统治时期,他们同仇敌忾,联合举行反饥饿、反内战的示威游行┄┄

  一中的学子们历来都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解放联系在一起,他们为国而忧,为民族的复兴而呐喊,在革命斗争的洗礼中磨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造就了马骏、姚新一、曹国安、王以哲、周建华、李光汉、张方责等一大批革命家、革命先烈。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又一批的一中学子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而刻苦读书,涌现了怀抱“中国何日富强”忧思的矿产学家岳希心、不忘“病夫之耻”的地质学家马宗晋、认定“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自己国门”的军事科研专家王泽山、在科学海洋中不断开拓超越的超导材料专家周廉等一大批四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张蕊、刘振宁、王军、岳奕、周锐、肖潇、李春晓、薛鹏博等热心向学的学子们,以优异的成绩独占鳌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

  二、“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巨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种“四有、两爱、两精神”即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最终追求。

  目前,我们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素质教育。根据素质教育的目的与素质的基本分类,素质教育显然负担着三大基本任务:

  第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第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每个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素质教育的,心理活动越积极,就越会主动地去接受教育,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是: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掌握心理系统的初步知识,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具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获得的。它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动技术等多方面素质。学生社会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认识、政治观念与政治理想;养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思想观点、思想情感和思想方法;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情操,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广博的一般文化修养和专门的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美感,培养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热爱劳动并形成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概括起来说,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都属于“品”的范畴。“敦品”就是要求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方面勉励自我、敦促自我、开发自我、完善自我。“励行”是指激励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一方面通过实践来获取正确的思想认识,发展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把自己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从而完成理论与实践、认识与行动的完美结合。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热心向学”四个字,高度概括了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当代教学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教学观念上将学生作为教学的真正主体,即: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二是要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是要有坚毅的学习毅力。四是要有勤奋、勇敢、自信、谦虚、谨慎、细致、乐观等学习性格。这些基本的个性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质量。而“热心向学”正是要求学生,从“心”入手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化的学习心理因素,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精品化人才成长的必然选择

  吉林一中以新校区建设整体竣工为标志,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时候,我们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精致化、精良化、精品化、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省内著名、国内闻名、国际知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学校”的内涵发展目标,其核心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教育国际化道路,塑造走向世界的精品化人才。而这一办学目标的实现,除了以精致化的管理为基础,以精良化教师队伍为保障,以现代化的教育设施、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为依托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生“敦品励行”,真正成为具有“四有、两爱、两精神”的人,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而教育学生“热心向学”,使其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坚强的学习毅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与人合作的学习态度,又是学生成才的必然条件,二者决不可偏废。

  总之,“敦品励行、热心向学”是我们创办优质化学校必须着力开发的学生动力因素,是成功人才成长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在历史上对于一中学子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是学生终身可以受用的座右铭。

我要投稿
全国奥数站 华北地区 华东地区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西北地区